3月16日出版的《周刊东洋经济》特发专题报道《三菱,进入第150个年头的名门财阀》,试图读解这家日本最大的企业集团所具备的强大优势,以及眼下面临的众多课题,开篇就聊“金曜会”……
三菱集团,进入第150个年头的日本著名财阀,一个“ 87 万人的企业组织”,今天依然经久不衰,集团内的纽带关系紧密牢固。
三菱财阀旗下拥有4000多家公司,870884名员工,销售额为69.3兆日元,占日本所有上市公司的7.7%,持有资产高达432.9兆日元(包括金融机构),占日本全国资产的6成以上。
作为老牌财阀,三菱集团在日本国内掌控着超巨大的经济圈,今年迎来创建150周年。与创始于近代并延绵至今的大型财阀集团如三井及住友等相比,三菱的历史可以说相对较短。明治维新以后,三菱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靠着仅有的几条船搞起了海运业务,历经创始人家族4代的苦心经营,从二战前并在二战中快速展开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直至今天三菱的实力也是独领风骚的。
三菱集团中的行业领军企业
贸易公司、银行、重工业、保险、电机、汽车、石油、材料......,三菱集团旗下的公司遍布各个行业的,其中有不少是行业领军企业。单纯对比一下销售额的话,在贸易商社行业,三菱商事的销售额为16兆1037亿日元,远远甩开排名第二的伊藤忠,伊藤忠为11兆6004亿日元;在银行业,相当于销售额的经常收益,三菱UFJ 金融集团(FG)名列第1 位;其他领域,如工业机械、有色金属、化学等,三菱系公司也是占据着首席之位。
从日本国内的总市值排名来看,三菱有5家公司进入50强,三菱UFJFG排名第8(7.7兆日元),三菱商事排名第20(4.6兆日元),东京海上控股公司排名第25(4.5兆日元)。
解密三菱“金曜会”
三菱集团强劲实力源自何方?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教授入山章荣指出,“三菱金曜会(周五聚餐会)这个团体的存在意义很大,其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稳固如山,以三菱重工业、三菱商事、三菱UFJ银行这‘三巨头(御三家)’为核心,金曜会的运营相当出色。”
三菱金曜会,是指于每个月的第二个周五的中午进行的集团主要企业的高层聚会。在这个拥有4,500多家企业的集团公司中,只有27家核心企业的会长、社长有资格参加这个聚会,而独居其中之高位的也只有上述“御三家”。每年从这三家巨头公司中选出当年聚会的召集人,本年度是由三菱重工的宫永俊一会长担任,在三菱重工之下跟着三菱地所、三菱电机等10家公司,由三巨头与由10到6家公司轮流选出的9家公司组成“世话人会(召集组)”,紧随其后的14家公司则是金曜会的成员。
2月14日是2月的第二周五,中午12点前雷克萨斯、奔驰等黑色轿车不停驶入三菱商事大楼的地下停车场,其中也有闪着三菱LOGO“三枚菱形钻石”的三菱汽车的公司用车。
聚会地点在三菱商事总部大楼所在地、即三菱商事大厦顶层21楼的“三菱俱乐部”,那里备有专用入口和电梯,透过俱乐部西侧的大玻璃窗则可以俯瞰皇宫,一般员工几乎不会有机会进到此地。
一到开会时间,与会者便开始边吃边聊,饭后,更有学者或名人的演讲,下午1:30左右闭会。被邀请参会的某学者回忆说:“高管们一字排开坐在横向伸展的大桌子边,我都不知道该看着那里讲话了。”这与东洋经济保存的一张于50年前的1970年拍的金曜会的风景一致,当时,那些公司首脑们也是围坐在长桌边的。
金曜会的起源及其作用
金曜会究竟是以什么为目的而结成的一个组织呢?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54年。二战结束,三菱财阀被解体后,阳和不动产(现在的三菱电机)遭遇股票被收购风波,为了回购股票,便寻求核心企业的团结一致,成立了此会(参见金曜会召集人大槻邦平编著《我的昭和三菱史》)。在财阀解体之际,作为集团司令塔的三菱总部虽然是解散了,但是,当时的金曜会恰恰承担起了原三菱总部的一部分功能,使得各家公司步伐一致地应对了集团危机。三菱能借着经济高速增长的东风而兴旺发达,也要归功于这样的调节功能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如今的金曜会是高管们的“联谊会”
只是,眼下的金曜会似乎正在变成一个更为宽松的“联谊会”,它的活动内容有以下3项:(1)审议对社会作贡献的活动;(2)对新进成为三菱相关公司的企业进行介绍;(3)有识之士的讲演。但是,那些忙碌的公司首脑真的是会为了联谊的目的前来聚会见面叙旧的吗?
采访了出席金曜会的几位公司首脑后,发现金曜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联谊会的角色,它起到了防止三菱这个品牌被损毁的作用。在三菱集团内部有一个名为“三菱公司名称商标委员会”的机构,它对公司名称及商标的使用进行审议,但是“实质性地发挥作用的却是金曜会”(某首脑)。
三巨头并无插手个别企业之经营的权限
例如,2016年三菱汽车被纳入日产汽车旗下时,“大家认真讨论了是否还要继续使用三菱这个公司名称,经讨论我们的结论是,只要我们在共享集团的价值观,就可以冠上三菱这个名称。”(据上述首脑)但是,讨论的对象只限于商标,“即便是三巨头,也没有权限去插手个别企业的经营问题”(另一首脑)。
三菱的许多主流公司都将总部设在了东京的丸之内一带,物理距离很近,这也是三菱凝聚力的源泉。
“三菱”之名是将集团公司联结起来的一项无形资产,集团公司共享在二战前制定的守则即“三大纲领”,分别是“所期奉公”(通过所经营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处事光明”(光明正大,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立业贸易”(以全球视野发展业务),这三点构成三菱集团的身份认同。各家企业即便是独立分开的,但只要能积极进行呈现上述理念的经营活动,就可以有助于整个集团的利益的提升,这种意识已成为一种向心力。
眼下,三菱集团公司要处理的课题也有很多,以日本国内市场为目标市场,通过强化重工业发展起来的这个集团,将如何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这样的新潮流呢?可以说,迎来创立150周年的三菱正处于一个转折点……
▼有根有据有出处,欲读原文动手戳▼
(本文图片出自下述网站)
三菱グループ「87万人組織」の知られざる正体
150年目の名門財閥は今も強く結びついている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336878